你知道吗?前几天和一位拼多多商家聊天,他差点哭出来!原本每天稳定出1000单的店铺,短短几天直接掉到100单,库存积压、资金周转困难,急得他整夜睡不着觉。追问原因才发现,除了商品领航员指标波动,更大的“坑”藏在主图和SKU里!平台最近严查违规,已经有大批商家“中招”,轻则被警告降权,重则面临巨额罚款。这个5月,拼多多商家稍有不慎,苦心经营的店铺可能瞬间“凉凉”!
这些“雷区”别踩!违规诱导文字大盘点
不少商家为了吸引顾客,总爱在主图和SKU上玩点“小聪明”,结果反而踩中平台红线。最常见的就是诱导性促销文字:比如“买3件送1件”“限时24小时抢购”“最后100件手慢无”,这类表述看似能刺激消费,实则违反平台规则。之前有个卖零食的店铺,在主图上标注“买二赠一”,短短一周收到20多条用户投诉,不仅被强制下架商品,店铺权重直接清零!
还有些商家在SKU规格上“动歪脑筋”。举个例子,卖袜子的把“10双装”写成“20只”,卖水果的把“5斤礼盒”标注成“约2500g”,看似文字游戏,实则误导消费者。一旦被用户投诉“货不对板”,平台风控系统立刻介入,触发B类处罚,罚款金额最高可达当月营业额的3倍!
违规后果有多严重?降权罚款还可能封店!
平台这次动真格了!一旦判定主图或SKU违规,处罚分A、B两类:A类处罚相对较轻,会限制商品曝光、降低搜索排名,直接影响订单量;而B类处罚堪称“致命一击”——不仅商品被下架,还要缴纳1 – 3倍营业额的罚款。有位家具商家因为SKU规格诱导,一次被罚了8万多,店铺直接被封,多年心血付诸东流!
更可怕的是,违规记录会影响店铺的综合评分,后续参加活动、获取流量扶持都难上加难。别以为偶尔违规没事,平台大数据24小时监控,一旦被盯上,想翻身都难!
紧急提醒!5月1日前必须自查整改
现在距离5月只剩不到几天,留给商家整改的时间不多了!赶紧打开店铺后台,对照这几个标准检查:
主图:是否有“买赠”“限时”“秒杀”等诱导性文字?图片是否过度夸张、与商品实际不符?
- SKU:规格描述是否清晰准确?有无拆分单位、模糊重量等误导性表述?
- 详情页:促销信息是否与主图、SKU一致?避免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。
- 如果发现违规,立刻修改!别怕暂时的流量波动,比起被处罚的损失,这点调整根本不算什么。实在拿不准的,可以加微信:66868344 ,帮你免费诊断店铺!
对了,偷偷问一句:你有没有因为主图或SKU吃过亏?有没有什么“惊险过关”的经历?评论区唠一唠,说不定你的经验能帮到其他商家!
5月的拼多多市场暗流涌动,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店铺生死。别抱有侥幸心理,赶紧行动起来,自查整改!觉得这篇文章有用,就转发给身边的商家朋友,大家一起避坑!想了解更多运营干货,扫码加入社群,还有专业老师在线答疑!记住,合规经营才是长久之道,守住底线,才能走得更远!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